18兵者政之辅,政者兵之基(中)(2 / 2)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3522 字 1个月前

再一个是严令诸县治理轻侠之辈,如有专以轻侠为务而不事农业的,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总之勿令乡亭有一个游手好闲之徒。——这一条却不但是为了农业,也是为了治安。荀贞昔在繁阳为亭长时,与亭中轻侠结交,而今他成为了魏郡太守,颁布的第一道法令中却就有限制轻侠的内容,这却是因其今日之立场,或者说阶级身份与往日已截然不同之故。

这几条教令只是泛泛而言,因为对魏郡的具体情况荀贞还不太了解,所以还没有具体的指示内容。就荀贞所知,故往之郡国守相、县令长有的为了劝农,给本地规定的教令能够细致到每家每户必须种桑多少、种菜多少,甚至连种什么菜都有具体的规定。

康规应道:“诺。”

荀贞注目他片刻,说道:“前汉宣帝即位,‘以劝农使劝郡国,至大官’。我虽乡野愚人,不能和宣帝相比,但亦不吝‘大官’!子其勉之。”

这句话却是在勉励康规了。康规下拜应诺。

布置完农业这件事,荀贞接着对诸吏说道:“我到郡以来,诛郡兵军候、屯长、逐郡府掾吏,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彼等军候、屯长跋扈不法,彼等故掾吏目无尊上,不杀无以明军纪,不逐无以正纲纪,故我不得不乃杀之、乃逐之,而我闻郡中竟因之传我以刑罚立威,岂不谬哉!

“董仲舒说:‘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和帝时,会稽许荆为桂阳太守,说:‘吾荷国重任,而教化不行,咎在太守’。前贤、循吏之言,凛凛在前,我虽不才,岂能忘教化而专主刑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之所以杀不法军吏、逐无礼掾吏,正是为了施行教化啊!

“诸卿,我以斗筲之才,幸得备郡守,专治千里,自我上任伊始,我就以前贤之言自勉,承流宣化、以仁爱教民之任时刻不敢忽忘!我之此心,诸卿可知?”

王淙等吏没想到荀贞会忽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来,面面相觑。

王淙心道:“敢情你杀军吏、逐郡吏,把郡朝搞得血淋淋的一片,原来都是为了宣扬教化?”

对荀贞的这番“剖白心事、自陈己志”不以为然。

虽然不以为然,脸上不能表现出来,他带头说道:“明公承流宣化、以仁爱教民之苦心,下吏能够体会。”

诸吏跟着说道:“下吏等都能够体会。”

“唉,还是那句话:‘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卿等如能体会到我的心意,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尚卿。”

尚正应道:“诺。”

“郡国教化中最重者,不外乎三事:教民礼义,此其一也;使民受教,此其二也;移风易俗,此其三也。今兵乱之后,此三事中重中之重者又是‘使民受教’。”

使民受教就是办学,表显儒术。和农业一样,在多次受到兵乱的祸害之下,魏郡原有之郡县乡学大都受到了破坏,尤其魏、内黄这些县,学校需要重建,教师需要重召。

尚正为人清直,此前在郡中的吏职虽不算高,但在郡中颇有名望,用他来负责重建学校、表显儒术之事最是合适不过。

荀贞说道:“你下朝之后,可与文学掾、史、师等学官以及议曹诸生商议,看看该怎么重建学校,特别是内黄等县的学校,拿出个章程给我看。”

两汉郡县学校的规模不小,只说郡学,少则学生数百,多则学生数千,这么多的学生,一两个人是负责不过来的,文学掾、师、史就是负责管理学校、教授学生的郡吏。和别的诸曹不同,别的诸曹,“掾”只有一个,文学掾不只一个。文学掾是一个统称,就好比后世“教授”这个称呼,凡是学问到的、评上这个职称的,都可被称为“教授”,而具体分来,又有各科教授之不同,文学掾亦如此,比如教《易》的就是《易》掾,教《尚书》的就是《尚书》掾,教《诗》的就是《诗》掾等等。文学掾之下有“史”、有“师”,则又好比后世之副教授之类。

简而言之,郡中文学掾、史、师的数量很多,比别的曹的掾、史要多得多,而且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汉人尊师重道,他们在郡中的地位也比大部分的曹都要高,是清贵之职,只次於五官掾、功曹、主簿、主记掾、上计掾、议曹掾等几个郡职。

尚正很乐意做这件事,痛快地应诺接令。

农业、学校两事安排下去,剩下的就只有吏治了。

荀贞说道:“‘吏者,理也,宣德明恩,以牧养民,仁之道也,抑强督奸,捕诛盗贼,义之节也’,欲郡朝清明,百姓富足,只宣扬教化还不够,还需得‘抑强督奸,捕诛盗贼’,此事我要亲办之,……王卿。”

王淙应道:“诺。”

“自我到郡,尚未行县,我打算於十日后出府行县,到时候你跟着我一起去。”

“是。”

“行县所需之各项准备,就由你来办理吧。”

“诺。”

荀贞环顾堂上:“诸卿可还有事?”

一个郡掾打扮的吏员出班奏道:“邺市中连日粮价腾涌,较之上月,已翻了一倍……。”

这个吏员是市掾,是为数不多的未被荀贞逐走的曹掾之一。

荀贞不等他说完,打断他的话,说道:“郡守,掌一郡之事也,岂管邺市之粮?邺县自有长吏!传檄邺令,命他在月底前必须想办法把粮价降下来,如不能,叫他来郡府见我。”

这个市掾应令退下。

又一个郡史打扮的吏员出班奏道:“月初,馆陶县有朋辈五人,在县中道上当众报仇杀人,馆陶县捕之不得,县长吏求援郡府。”

这个郡吏是贼曹史,贼曹的曹掾被荀贞逐走了,现暂由此吏当家主事。贼曹,主盗贼事。

荀贞说道:“汝曹,贼曹也,主盗贼事。今馆陶既求援郡府,卿不思捕贼,反来问我?贼曹掾现在空悬,我给你五天时间,五天内,你如能把这五人抓到,我就升迁你为贼曹掾,如不能,你也不用再来上值了。”

这个贼曹史惶怖失色,下拜谢罪,说道:“下吏今天就去馆陶,追捕彼辈!”

又一个郡史打扮的吏员捧着一卷竹简,出班奏道:“明公卧病,久未升朝,下吏曹中存积了两件重案,均已初步判过,请明公审核。”

这个郡吏是决曹史,贼曹主决狱、断狱、用法。

此曹之吏多以晓习文法者为之,如阳翟的衣冠名族郭氏,即郭嘉的宗族,其族中世传《小杜律》,其祖上郭弘就曾在本朝之初当了三十年的颍川决曹掾。

刘备下去把竹简接过,呈给荀贞。

两个案子都是杀人案。

一个是谋杀,一个戏而杀人,也即过失杀人。

秦汉之法制很完善,在侦破案件中重视证据,包括物证、人证、被告人称述、现场勘验报告和鉴定人意见等。荀贞大致看了下两个案子的案情后,直接跳到后边的证据卷宗,细细翻阅,看了一遍,各种证据齐全,没有疑点、漏点。

他提起笔,批准了第一个案子的判决,却把第二个案子改为了“赎死”。

依汉之制,不是故意杀、伤人的可以赎死,“贼杀人、斗而杀人,弃市;其过失及戏而杀人,赎死”。所谓赎死,就是可以通过缴纳钱粮而免除死罪。魏郡现今缺粮、缺民口,荀贞早就有意广泛地推行一下赎死之政,正好可以用这个案子做个开端。

待他审核批示完毕,刘备把卷宗还给那个决曹史。

荀贞问道:“还有事奏么?”

市掾、贼曹史、决曹史,接连三个曹的郡吏分别以不同的事奏报荀贞,荀贞只用了短短的时间就将之分别解决,实在是快捷迅速。堂上的诸郡吏这是初次见荀贞处理郡事,见他虽然年轻,以前也没有出任过郡太守,但行事却均合乎法度,且雷厉风行,少不了暗中惊叹,便有那么几个对荀贞本存轻视之意的,此时也收起了轻视,不敢再小觑荀贞。

见诸吏无人答话,荀贞说道:“既无事奏报,便散了吧。”

他当先起身,荀攸、刘备分从左右,宣康、李博、许季、徐福紧随其后,一行人出室下堂,到得堂门,典韦、原中卿、左伯侯等甲士持戟按剑,跟上队伍,护卫他离开。

如大步来时一样,荀贞又大步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