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拿回来的?”苏锦绣殷勤的为宋清华夹了两块肉片。
“有位首长正在军总住院,我陪爷爷去见他,恰好画在他病房,我们就画讨论了半天,然后我就拿回来了。”宋清华吃着肉片,歪着身子同样小声的回答道。
苏锦绣愕然:“这么巧啊。”
宋清华点点头。
虽说觉得惊奇,但是只要图回来了,苏锦绣就很高兴了,一整个晚宴,苏锦绣对宋清华都十分殷勤,频频给他夹菜,惹得旁边看的人忍不住的说道:“到底是小夫妻感情好,瞧这两口子好的。”
苏锦绣只顾着宋清华,自然没听见,倒是沈燕一脸得意的扬了扬下巴:“我孙媳妇不仅能干,对清华也好着哩。”
带着众人的艳羡,沈燕带着孙子孙媳,还有两个重孙高高兴兴的回了家。
而苏锦绣关上房门就开始询问关于画的事。
“上头有没有说这本书能不能出?”苏锦绣急急忙忙的问道。
“能出!”
宋清华斩钉截铁的点头:“他们看到这些画后就点头同意出了,就是研究院的那些把你这画里面画出来的整理成了一个册子。”
说道这里,宋清华脸色有点复杂:“他们说这里面画的都是老百姓们心中想要的东西,他们以后可以朝这方面努力嘛。”当然,这话是经过宋清华修辞过了的。
苏锦绣一听能画顿时放下了心来。
等从军区回去,她立刻着手开始画图,为此她又去找了白婉玲和许秋晚,她们俩也说好了,每周末到宋家来做苏锦绣助手,帮忙勾线和画背景晕染啥的。
倒是苏锦绣看着她们俩心中有些忧虑。
“得给你们找两个学徒才行啊。”苏锦绣一边画图一边感叹:“你们现在上着大学呢,自然有时间来帮我,等以后工作了可就没时间了。”
许秋晚笔触未顿,只幽幽的说道:“那你找两个孩子,我和婉玲带带,带个两三年的,总能出师。”
“也行,我明天去问问去,有没有人愿意过来做学徒。”
白婉玲正扯着蚊帐染色:“苏姐,我前几天去我妈剧团,遇到一个画画不错的孩子,就是吧……”说道这里,她停住了手,看向苏锦绣:“前些年家里出了事,刀子挥到了手,左手只剩下两根手指头,如今他妈回了剧团,他干不了活儿,天天到剧团帮着干点儿杂事,能在食堂里吃一顿午饭。”
苏锦绣一听,顿时有些心疼:“身有残疾也没事,只要人品好,画画技术好就行了。”
“那孩子比较老实,软弱,平时不吭声,每次说话都结结巴巴的,好似不大习惯的样子,不过她的画是真好看。”白婉玲看了看手下的画:“画的比我还好些呢。”
“多大了?”
“十六。”白婉玲说了年龄。
“该去读书的。”苏锦绣蹙了蹙眉,觉得有点太小了。
“他们家有六个孩子,她是最大的,实在是负担不起学费。”白婉玲苦笑一声:“而且她那个手,若是去上学了,肯定容易挨欺负的,倒不如学个一技之长,日后也能糊口饭吃。”
“行吧,你带过来我瞧瞧。”
苏锦绣点点头。
第二个周末,白婉玲就将人给带来了,瘦瘦小小的一个小丫头,叫谷莲,看起来只有十三四岁大,左手的袖子格外的长,遮住了手,唯唯诺诺的打了声招呼,就站在白婉玲身后不敢说话。
苏锦绣考核后就将她留下了,白婉玲亲自带,准备将自己会的全部都交给她。
有了一个新人的加入,画的速度就更快了,到了学期末,传来说年后有漂亮国乐团来访华的消息时,苏锦绣刚刚画完,正在整理,准备整理好了送到出版社去。
本来苏锦绣准备写序言感谢沈燕的,没想到沈燕却找了她在海城复旦教文学的老朋友帮忙写了序。
有了上面的批准,和这位大佬的帮忙,再加上在出版社里的好口碑,这本书很顺利就过审了。
等新书样刊出来后,苏锦绣拿到了三十本。
谷莲分到了一本,她用完好无损的右手抚摸着光滑的封面,看着背景/台词/校对的后面写着白婉玲和她两个人的名字,眼圈就不由得微微酸涩,再翻开书,看着里面的内容。
已经不知道第几次的问道:“我们真的能过上这样的日子么?”
“只要好好学习,勤奋工作,这样的生活,我们早晚能有。”苏锦绣目光坚定的看着谷莲。
谷莲含着泪重重的点头:“我一定会勤奋工作的!”
苏锦绣笑了笑,只觉得这孩子还真是听话。
期末考考完,苏锦绣如愿竞争上岗,成为了翻译团的一员,她们开始重点背诵关于音乐和经济方面的英文词汇,毕竟年后要接待的是一个音乐团。
就在苏锦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背英语单词的时候,于红和赵萍照过来了。
原来是因为于红和周霆相处的挺好,准备趁着寒假先定下来,然后周霆再请假去于红的老家正式提亲,顺便再带于红回他的老家和家里人见个面,因为周霆请假的时间晚了些,所以要逗留一段日子。
赵萍之所以留下,则是因为找了份家教,准备到大年三十前再回去。
三个人说说笑笑的,不知道怎么说到了顾强。
赵萍嘴角含着笑,一副高兴模样:“顾强他离婚了。”
“离婚了?”苏锦绣诧异的坐直了身子,下意识的与于红对视一眼。
“嗯,上个礼拜离的。”赵萍依旧脸上带着笑。
于红看着赵萍这样,不由得面露迟疑:“你不会……要和顾强在一起吧。”
赵萍愣了一下:“我……”
她还没回答,苏锦绣就先开口了:“这种有过两个女人的男人有啥好要的,连二手货都算不上,赵萍姐又不是捡破烂的,清清白白的大小伙子不要,要一个死了老婆又离婚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