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2 / 2)

乱世宏图 酒徒 4361 字 6天前

一路上,不停地有主和派的官员从身后追上来,跟冯道请教下一步群臣该如何动作?冯道却不给大伙指明方向,只顾笑着摇头。待回到家,他的几个儿子对老父亲今天当众让皇帝下不了台的举动,也甚为不解,却又不能指责自家父亲莽撞。只好先先命厨房政治了一桌冯道平素爱吃的菜肴,然后坐下来举杯哄老人家开心。

“既然想喝酒,就喝痛快一点儿?这么小的杯子,怎么可能解得了酒瘾?”以冯道的聪明,岂能感觉不出家中的气氛怪异。坐下之后,不待任何人劝,先将面前酒盏一口干掉,紧跟着就大声吩咐人换大杯。

“阿爷,小心,小心喝得太急!”右拾遗冯平,秘书正字冯吉,工部员外郎冯可,国子监祭酒冯正齐声劝告,然后互相苦笑着摇头。

“不怕,不怕,老夫今天难得高兴。你们没看见么,陛下被老夫气得,连都青里透黑了!”冯道却不肯听,如同刚刚偷了糖吃的小孩子般,左顾右盼,得意洋洋。

冯家四兄弟无言以对,只能吩咐仆人去取大号酒盏。然后互相看了看,继续苦笑着摇头。

子曰:人到七十而随心所欲!自家老父今年已经七十有四,当然可以由着性子胡闹。反正以柴荣的性子,除非冯家密谋造反,否则,绝不会拿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怎么样!

可老人怎么折腾都不会受制裁,兄弟几个却无法保证不会遭到池鱼之殃。尤其是在今天这种父亲主动挑衅在先,又恶意诅咒于后的情况下,柴荣肚子里的邪火无处散发,难免今后要对冯家几兄弟另眼相看!

“怎么,担心了,怕为父得罪狠了陛下,陛下拿你们几个出气是不是?”几个孩子肚肠,在冯道这种老狐狸眼中,几乎完全透明。不用废任何力气,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没必要,以为父的看人眼光,陛下虽然脾气略显急躁,肚量却丝毫不比先帝小。绝不会以为老夫当面顶撞了他几句,就拿你们怎么着!”

“没,孩儿不敢!”

“父亲您多心了,这点儿小事,孩儿怎么可能放在心里!”

“陛下亲征的决定,下得太仓促。您老也是尽忠臣之职而已!”

冯平,冯可,冯正三个,争相表态。唯恐说得慢了,让自家父亲难过。

‘您老哪里是顶撞了几句啊,您老那是指着鼻子骂人好不好。先说陛下这辈子达不到唐太宗的一半儿,又说陛下要做石重贵第二’秘书正字冯吉苦笑着在心中嘀咕,嘴上所说的,却完全是另外一套,“阿爷,看您说的?我们几个胆子也没那么小。况且您老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担心陛下贸然出兵会吃败仗!”

“这话,为父爱听!”冯道莞尔一笑,先吃了口菜,又举起酒盏抿了抿。然后忽然叹了口气,摇着头补充,“但是,却未免亏心。老夫这辈子所作所为,真的没几件是为了江山社稷。这次,更不可能是!”

虽然早已习惯了自家父亲的厚黑,但毕竟终日读的都是圣贤书,兄弟四人多少还有些不适应。红着脸,轻轻点头,“是,是,父亲您说过,生于乱世,自保第一。”

“错,大错特错!”冯道却一点儿都不领情,用筷子狠狠敲了下桌案,大声强调:“乱世,乱世快结束了,也该结束了。最长十年,短则不过五年。你们几个如果连这些都看不到,这辈子,官位也就到此为止了。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或者追上为父,难比登天!”

“您老的睿智,天下有几个人比得上!”

“孩儿可不敢跟您老比,能在您老余荫下混个闲职,已经知足了!”

“您老说得是,孩儿看得浅了!”

冯平,冯可,冯正相继点头,努力顺着老人家的意思说话,唯恐让老人不开心。

唯独冯道的次子冯吉,先低着头沉吟了片刻,然后忽然把头抬起来,看着自家父亲的眼睛问道:“阿爷,阿爷您是说,此番北征胜算其实很大?我们兄弟四个将来有机会在朝堂上大展身手?”

“嗯!”冯道脸上瞬间露出了几分嘉许,微笑着点头。“是啊,胜算极大。你们兄弟四个都是文官,没本事趁机建功立业。但乱世结束,百废待兴,却正是文官大展身手的好时候。”

“那您今天……”冯平,冯可,冯正哥仨顿时如坠云雾,齐齐望着自家老父,满脸困惑。

“唉——”冯道对孩子们的表略感失望,叹了口气,幽幽地道:“你们想问,老夫为何明知道此番北征胜算极大,却非要带头主和,并且还故意跟陛下对着干是吧?老夫都这般年纪了还能图什么?还不是图个身后虚名,图能让你等将来抬着头做官?”

“啊?”除了冯吉满脸感动之外,剩余三兄弟愈发头晕脑胀,嘴巴个个张得老大。

“你们都没少读书,凭良心说,为父百年之后,朝野将如何评价老夫?!”轻轻看了另外三兄弟一眼,冯道循循善诱。

兄弟四个的脸上,顿时都涌起了几分潮红,低下头,不敢如实回应。

自家父亲历仕数朝,甚至连大辽的官也做过。无论侍奉哪个皇帝,都顺着对方意思办事,从没有过丝毫违拗,更甭说像今天这般直言相谏,逆触龙鳞。按照传统儒家观点,百年之后,一个佞字评价,是注定逃不了的。而作为绝世佞臣的儿孙,兄弟仕途,想必也倍加艰难。

正尴尬间,却又听冯道叹了口气,大笑着补充,“老夫做了一辈子佞臣,今天也终于直言敢谏了一回,并且谏得还可能是百年以来,成就最大,最有希望重整九州的一代雄主。哈哈,哈哈,这当直臣的味道,真叫痛快!从今日起,世人当知非老夫佞,而是以往的君王,皆不可谏也!”

第十一章 三生(四)

“这样——,也行?!”实在跟不上自家老父亲的思路,冯平,冯可,冯正哥仨以目互视,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不可思议。

只有老二冯吉,又低头沉吟了片刻,然后笑着提醒道:“阿爷,此计甚妙。但是有可能瞒得过群臣,瞒得过陛下,却未必瞒得过赵匡胤,更瞒不过郑子明的眼睛!”

“老夫今天至少帮陛下赚了一百多万贯,他们哥俩跟陛下恨不得用同一个鼻孔出气,怎么可能跳出来拆穿老夫!”冯道微微一笑,脸上的表情愈发得意。

“您,你是说,今天,今天捐出那么的家财,是,是故意而为?”冯平,冯可,冯正哥仨彻底晕头,瞪圆了眼睛,结结巴巴地追问。

“不完全是故意,但也差不多!老夫最初并没想捐,但那王全斌跳出来像疯狗般四下乱咬,肯定是受了人指使。而唐王常克功,恐怕更是早就跟陛下对过了说辞!只有拿他开了头,陛下才可以借机从别人手中敲出更多的钱来!所以,所以老夫,就顺势是在火上添了捆干柴!”冯道点了点头,收起笑容,脸色的表情迅速变得无比认真,“你们几个听好了,老夫接下来的话,可是关乎身家性命。历来由乱入治,都必须先整顿官场。只有将那些庸官,贪官都尽量淘汰,朝廷的命令才能不折不扣地往下推行。所以,老夫今天带头捐出部分家财,相当于跟陛下立了个约定,过去的钱财无论是怎么得来的,都到此为止,朝廷不能再翻旧账。而从今往后,冯家的每一文钱,都必须来得干干净净。否则,一旦被陛下揪住杀鸡儆猴,就谁都别喊冤!”

“啊!”冯平,冯可,冯正哥仨终于明白了自家父亲的睿智和良苦用心,张开嘴巴,不停地点头。

“唉!”冯道轻轻叹了口气,将目光再度转向次子冯吉,“老二,你平素跟赵匡胤和郑子明往来多么?为父记得你当年从辽东逃归时,曾经跟他们有过一段渊源。”

“还,还行!”想起自己当年被柴荣等人俘虏时的窝囊模样,冯吉脸色微微一红,讪讪点头,“这次王峻逼宫,孩儿也派人偷偷郑子明送了信过去。虽然到达的晚了,但肯定送到了他手上,并且他前几天还亲口向孩儿表示过感谢。”

“好!好!”冯道老怀大慰,捋着胡须连连点头。膝下四个儿子,终于还能找出一个聪明的,冯家的富贵不至于三世而斩,“下次早朝,不,明天一早,你就去郑子明府上。跟他说,此番北征,愿意在他帐下做个帐房,帮打理粮草辎重。”

“这……”放着皇帝身边的秘书正字不做,却去沧州军中做个帐房先生,冯吉心中本能地产生了一股抗拒之意。但很快,他就将这股不该有的心态压了下去,冲着自家父亲郑重拱手,“孩儿明白了,孩儿明天一早就过去。”

“嗯!”冯道满意地举起酒盏,深深饮了一大口,然后对着灯光,轻轻摇晃里边的酒浆,“老夫能做的事情,都做了,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草木有枯有荣,四季轮回交替,老去的终归要老去,新人终归要换掉旧人,此乃天道,谁也改变不了,尔等好自为之!”

他今年七十有四,历仕后唐、后晋、辽国、后汉、大周,前后伺候过十几个皇帝,享尽了荣华富贵,也看腻了乱世当中的杀戮血腥。原本以为这辈子就稀里糊涂混到底了,谁料想,临到老,却又发现了乱世即将结束的端倪。如此,他怎么可能不努力再多活上几年?看九州重整,看儿孙们如何在太平年月大展身手!

四兄弟知道老父今完喝酒喝得有点猛,不敢再啰嗦,小心翼翼岔开话题,一边闲聊,一边开动筷子,陪着冯道将晚餐吃完。然后各自回房去整理思路,小心翼翼地去谋划未来。

第二天一大早,冯吉便带了几份冯道亲笔所做的字画,去了郑子明府邸拜访。本以为自己得了老父的指点,可以抢占先机。谁料归德侯府的大门口,早已挤得停不下来马车。好在归德侯府的大总管宁采臣,跟他曾经有过数面之缘,悄悄地领他从侧门进去夹了个塞儿,才不至于从早晨等到日落。而那郑子明,也的确还念着冯吉当年冒死替石重贵向中原传递禅位诏书的旧情,弄清楚了此人的来意之后,当即就答应,想办法将此人调到自己帐下担任记室参军之职,只待明年开了春,一道建功立业。

怀着几分兴奋与忐忑,冯吉与其他几位得到承诺的官员们,分头下去准备。数日后,果然就等到了朝廷的圣旨和新的任命文书。然后又在忙碌中过了一个年,不等黄河上的浮冰完全融化,便登上了大船,扬帆而下,先取水路前往博州湖。然后又在湖的北岸换了战马,风驰电掣赶向沧州。

冯吉和其他十几个刚刚调到郑子明麾下的文武原本以为大伙抢先一步出发,是为了替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做开路先锋,因此个个都兴奋得心潮澎湃。然而眼看着队伍就穿过了沧州城,又直接奔向了东海之滨,才忽然发觉各自先前的判断肯定有误。可到了这时候,却是谁也没胆子再打退堂鼓,否则即便郑子明好说话,前来担任明法参军的符昭义,也饶不过他们。

不过,郑子明也没让大伙担心太久。将队伍在东海畔一处秘密渔港里安顿下来之后,立刻把所有六品以上文武官员招进了中军帐。指着一幅巨大的舆图,揭开了此行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