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节(2 / 2)

话说钱淑兰带着一伙人到了孙家,收拾好东西之后就搬上了马车。马车出来直奔村口,走到中间的时候,钱淑兰远远就看到孙家两个儿媳妇站在一群妇女中间聊天,可还没等她走到跟前,两个儿媳妇火急火燎地抱着各自的儿子拔腿就跑。

速度快到不行,把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回头看去,原来是王丹枝的娘。

“大婶子怎么有空过来来玩呐?”一个穿着蓝色棉袄的中年妇女问。

钱淑兰和王丹枝从马车上下来,走过来朝她笑着道,“这不是我家丹枝跟大福分开了,我担心她想不开,就把她接回娘家住嘛。”

蓝衣妇女瞅了一眼王丹枝,眉头紧皱,充满怀疑的眼神直直地盯着她。钱淑兰捏了一下王丹枝的左胳膊,王丹枝立刻低下头抹起了眼泪。越哭越伤心,肩膀一抖一抖的,差点化成了泪人。

蓝衣妇女瞧见她这可怜样,心里的同情再次激起,也是好好的家被拆散了,谁还能没心没肺地走娘家呢。她拽着钱淑兰的胳膊,就骂道,“这孙大福真不是个玩意,明明有丹枝这么好的媳妇,偏偏还跟那狐狸精鬼混。看吧!把自己给折腾进去了。”

另一身穿红花棉袄的妇女也同样是义愤填膺,“可不是吗?那柳细妹真是个狐狸精。把孙大福的魂都给勾跑了。留下王家妹子和小毛驴可怎么活呀!真是天杀的恶人!不过这也是件好事儿!我看呐,以后咱们村的男人也能消停下来了。”

“桂花嫂子,你是不是在说你男人呐!”

红花棉袄的妇女呸了她一口,“有老娘在,他就是有那个贼心也没那个贼胆。这回他连那贼心都给吓回肚子里去了,再也不敢出来蹦跶了。。”

还有女人也渐渐凑过来,“就是看那些老爷们还敢往寡妇门前凑不!”她神秘兮兮地招手,等大家全都围过来,她才小声道,“公社批斗那天,你们瞧见没?那狐狸精还想攀扯别人呢。”

“我知道我知道!”见大家被她吸引过来,她才小声道,“她说的人是”她作了个口型,指指大队的方向,众人全都心领神会。

钱淑兰瞧见她们说得这么热闹就想走。

可胳膊却被人拉着,“大婶子,你家丹枝打算再找不?我娘家有个堂哥,今年四十了。。。”

钱淑兰注意到王丹枝的手已经抖起来了。钱淑兰又捏了一下她的右胳膊,王丹枝再次痛哭起来。

钱淑兰装作很心疼地扶住女儿,“大妹子,真是谢谢你了,哎,我们家丹枝是被大福伤透了心。她现在一心想把小毛驴带大。男人可以不要,儿子不能不要,咱们女人不就是要靠儿子活么!”

见她这么说,那蓝衣大婶一拍大腿,很赞同道,“可不是嘛!男人有啥用啊!油瓶倒了都不扶!哪有儿子贴心。丹枝这样想就对了,小毛驴今年也十二了,要不了几年就能娶媳妇了,丹枝就能帮着带孙子,那小日子不要过得太美!”

“可是丹枝一个人能养得起小毛驴吗?大婶子,我跟你说啊,就像小毛驴这个岁数,正在长身体吃了。一顿饭得吃三个红薯才能饱。丹枝这么瘦弱的身体哪里能养活得起他呀,我看你还是帮她张罗改嫁吧!”

“对啊,大婶子,您可要为了丹枝考虑,她还年轻呢,要不然将来老了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

。。。

钱淑兰觉得自己没法跟这些人沟通,她捏了两下王丹枝,她立刻装晕过去。

钱淑兰赶紧着急忙慌地扶住她的歪倒的身子,王守仁赶紧跑过来抱她。

两人合力把王丹枝抬上了马车。

其他人全都围过来,一个劲儿地追问“这是怎么了?”,“怎么好好的晕了?”之类的话。

钱淑兰打着眼泪,朝众道,“丹枝这是在老孙家遭了大罪了,身体太虚弱了,我要带她回去养身体。等养好了身体再回来!”

说完上了马车跟众人挥手告别。

众人看着那马车越走越远,蓝衣妇女叹息一声,“哎,可怜天下父母心。丹枝一个离婚的闺女,大婶子也不嫌她磕碜,还把她带回去养身体。真是好人!”

“可不是嘛!”

等马车出了孙家村,钱淑兰拍着王丹枝的手让她起来。

王守仁这时才知道二妹居然是装的。

王丹枝抱着小毛驴的身子有些忐忑不安。

钱淑兰知道她这是怕家里的嫂子们有意见,朝王守仁道,“老大,丹枝以后就在咱家过了,你是啥想法?”

驾车的人是王守义,王守仁坐在马车另一边,听到他娘问他,立刻回过头来,“娘,你不是已经把二妹的粮油关系转到咱们村了吗?当然是在咱家过啊。”

钱淑兰对他的回答很满意,笑着朝王丹枝道,“你别担心,家里也有你的一份。”想了想道,“把前屋右边的那个杂物房清出来,到时候给你住。小毛驴现在年纪也大了,跟你住一屋不合适,就让他跟正国住一屋吧,正国跟他哥老是掐架。有小毛驴在还能好一点。”

王丹枝点了点头,小毛驴也很满意,他特别喜欢正国哥,正国哥懂得道理可多了。

回到家里,原本还有些忐忑不安的王丹枝是彻底放松下来了。

家里的几个嫂子看到她拎着大包小包回来,居然一点也不惊讶。除了大着肚子的周雪梅没有过来帮忙,其他人都抢着帮她拎东西。

孙大琴和李春花更是手脚麻利地把杂物房清出来。

现在这个冬天也不可能垒炕,所以就用原来杂物房里的竹板床。

这床是夏天在院子里纳凉用的,现在给王丹枝睡刚刚好。

时间过得飞快,万物疯长草木绿,很快就进入阳春三月。

王家村生产大队彻底忙活开了。

先是王家村的藤筐卖得火爆,省城百货大楼好几次过来订货。

王家村生产大队这边藤条没了之后,钱明华和王守泉又到附近的生产大队去买。

为此他们又再次召开社员大会。

钱明华在会议上把藤框大卖的好消息跟社员们分享,大家都兴奋,一个劲儿地感激钱淑兰给队里创收,钱淑兰每次都是谦虚几句。

报告完这个消息之后,钱明华便道,“我们今年藤框卖得特别好,我建议今年多种些藤条或竹子。”

钱淑兰却对此有不同看法,“藤框是能挣钱,可这东西也就是结婚的时候买,大家都是奔着日子过的,轻易不会离婚,以后未必就会有这么多单子。”

许多年龄大的老人也都同意钱淑兰的观点,“是啊,赚钱是好,可我觉得土地还是用来种粮食的好,粮食是我们农民的根本,有粮才能心不慌。你瞅瞅赵家村和孙家村的人都饿成什么样了。周社长总说有返销粮,我咋没看到呢。所以说我们的地还是用来种粮食。千万别被那些钱迷花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