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秋光(1 / 2)

溯心 奕浅 1907 字 25天前

萧夜心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离开大兴时,杨广眼中闪动的眼波,那是对昔日时局的痛定思痛,也是对将来仕途的筹谋。她记得杨广同她说过,他们都还会再回到大兴,并且不会轻易再离开,就像她和杨广不会再那么容易被分开一样。

长途跋涉的旅程虽然令人困顿,但有杨广一路同行,任何艰难都会在他们的齐心协力下被化解,从大兴前往扬州的路途是这样,而杨广久居江南,开始在南朝土地生活的日子同样如是。

远离了大兴,没有了太多中朝的束缚,杨广在踏上江南的第一刻就表现出了异常踊跃的热情。在萧夜心看来,他甚至有些魔怔了。

有时候杨广为了营建计划会和身边的臣工商量到深夜,萧夜心便在房中等他,若是困了就靠在床上闭目养神。好几次她都因为睡熟了,没能第一时刻知道杨广回来,而是在第二日清早发现了睡在自己身边的丈夫。

夫妻二人为此互相“埋怨”,说着说着却又笑了。

“我说过不用等我,你睡你的就是。”杨广一面吃着早膳一面同萧夜心道。

“你早些时候回来不就好了,见不到你的人,我睡觉都不踏实。”萧夜心反驳。

她过去多是一个人留在大兴,夜里独守空房却还总在担心相隔千里的杨广,大多数时候都睡得不好,如今俨然成了习惯。若是见不到杨广回来,她总不能安定心神,除非真的太过疲惫才会在不知不觉中睡去。

杨广深知这是爱妻对自己的关心,他便笑看着她,这一看就看了好些年,也听萧夜心的“抱怨”听了这些时候。

这一日夫妻二人甫用完午膳,杨广听了萧夜心的话正准备午后小憩,却又想起到了庄稼地里收获的时节。

“我听他们说今年收成不错,要不要跟我去看看?”杨广提议。

萧夜心顿了顿,牵着杨广往房外走:“自从殿下来了江南,年年送上来的折子有说收成不好的吗?怎么偏是今年想要去看了?”

“是该回大兴述职的日子了。”杨广轻刮了萧夜心的鼻子,“来回一趟太过劳累,不如你就留在扬州吧。”

“好。”萧夜心的口气有些奇怪,松开拉着杨广的手就转身离开,“我去济慈寺礼佛,殿下自己去吧。”

往日里,杨广并不太避讳在萧夜心面前提及政务,但萧夜心毕竟是王府女眷,总是和他一起抛头露面难免惹人非议。杨广知她如今虽使起了小性儿却也在为自己考虑,便吩咐了萧夜心身边的侍女好生照料,他带人去视察田间劳作。

从当初隋军伐陈到如今,江南之地经历过战火洗礼总算恢复了平静,这片土地和这里的百姓经过休养生息开始恢复了原先的生机,大家都知道这所有的功劳中,杨广必然列居首功。

轻装便衣的晋王带着几名随从行走在扬州城郊的大片田野间,看着正在秋忙中的百姓,他心中自是感慨万千。

虽然统筹着营建江南的各项事务,平日里总是忙忙碌碌地陷在繁琐政务中,但这片土地上的烟雨柔情,总能抚慰这位北朝王爷内心的情绪,虽然关于大兴城中的浓云从未在他心头消散过片刻。

杨广看着正在田间劳作的百姓,虽然一片忙碌却人人面上欢喜,正盛的秋光中杨广感叹道:“江南正是孤梦中所爱,心头所想。”

有孩子的声音从另一处传来,杨广循声望去,见是一队孩童正蹦蹦跳跳地在田间嬉戏,他们口中正背诵着诗文。

侍从见杨广颇有兴致地看着那群孩子,便上前讨好道:“这些都是在附近学堂里念书的孩子。殿下当初命令教化之事,各州县都严格照办。如今各地的学堂开办得都有声有色,不少孩童念起诗文来也头头是道,这都是殿下恩泽,不仅修纂图文诗书,还寓教于民。”

心知这不过是侍从的奉承之语,但杨广听来受用,缓缓行在田间道路上,问道:“你是从哪听来的这些话?”

侍从紧跟在杨广身边奉迎道:“大家都这么说,都知道江南能有如今盛况,都是晋王殿下兢兢业业所致,功勋卓著,无人可比。”

原本浮动在杨广眉间的笑意不知为何渐渐散去,侍从见他的神情冷冽了不少,立即低头请罪道:“是奴婢多话了。”

杨广未置一词,依旧不紧不慢地走着,然而眼前的一切已经无法令他开怀,他思考着自己的江南建立起的名望有多少传回了大兴,大兴皇城中的九五之尊听见多少关于他的消息,又影响了多少杨坚对他的看法。

当初他便因为“功高盖主”而险些遭遇杀身之祸,虽然得以全身而退,但杨广深知,他的父亲断不会轻易就无视那些流言蜚语。作为一国之君,任何传到杨坚耳中的风声,无论真假,必定都会留下影子,成为他对其他人进行判断的一个因素。

见杨广愁眉深锁,侍从再不敢多发一语。垂首跟着杨广走了一段,他看杨广驻足,心中又疑问却不敢开口。

“去济慈寺。”杨广道。

侍从不敢怠慢,立即安排马车送杨广去济慈寺接萧夜心去了。

自从到了扬州,除去有杨广在身边的时候,萧夜心总是花很多时间在寺院中礼佛。杨广曾说她越来越像独孤了,她只是笑笑,道:“还不是因为自己能力有限,旁的帮不上殿下,只能求佛祖庇佑了。”

杨广感念萧夜心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但凡是她想做的,他都尽力成全。因此他今日早到了济慈寺,便在精舍外悄然等候,不让任何人进去通传,以免打扰萧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