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2 / 2)

汴京美人醮 半疏 2676 字 22天前

杜氏嗔道:“絮儿伤口刚好,你可别摇她!”

萧蓁儿忙放开了顾絮的胳膊,和她道歉,“姐姐,弄疼你没,我一时高兴得忘了!”

顾言倾笑道:“没事。”虽然和萧蓁儿认识不久,但是顾言倾对这个爽朗的女孩儿莫名地有几分亲切感。

顾言倾又和萧蓁儿看了几幅旁的小郎君的画像,惊讶于连杨叔岱都有,正暗自咂舌着,门外银九匆匆过来道:“夫人,宫里来人了,说是太后娘娘要见顾小娘子!”

“见我?”顾言倾浑身一震。以前随着娘亲参加宫宴,她也是见过太后的,就是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太后还记不记得她?

“小娘子你快准备一下,外头那嬷嬷催得可急了!”

杜氏敛了神色,对银九道:“快去我房里将那一堆护膝拿出来。”又吩咐顾絮道:“凡是入口的东西,都要注意一些。”

顾言倾点头应下。

那边银九刚将护膝给顾小娘子套上,外头那嬷嬷就跟着采荇过来了,显然是拦不住了,杜氏见是一位面熟的,笑道:“府里的女使不懂规矩,竟也没说是常嬷嬷,我还兀自在这儿给絮儿说着见太后娘娘的规矩呢!”

那位常嬷嬷笑道:“太后娘娘听说夫人新收了一位义女,说要喊进宫去给她瞧瞧,夫人可千万别舍不得。”

杜氏笑道:“就怕这丫头不懂规矩,冲撞了太后娘娘,还劳常嬷嬷多看顾一二!”

常嬷嬷颔首道:“顾小娘子模样儿这般可人,太后娘娘见了定然只有喜欢的,夫人大可放心。”

杜氏亲自送了絮儿到了府门外,看着她上了宫里头的马车。

女眷奉召入宫,自来只能带一位贴身女使,藿儿性子莽撞一些,杜氏让荔儿跟着去了,眼看着马车走远了,藿儿担忧地问诗姨:“您说,太后住在深宫里,怎么会知道郡主收了义女呢,又怎么会知道我们小娘子眼下就住在林府?”

诗诗瞪了一眼藿儿,见郡主面色也不好,宽慰道:“主子,您先别急,淑太妃和贵妃娘娘都在宫里头,不会出什么大事的。”

淑太妃是杜氏的姨母。

这话杜氏何尝不明白,太后因着阿宝和淑太妃,自来和她也算交好,不至于要了絮儿的命,但是杜氏知道絮儿的身世在那里,太后未必不会好奇,这个“顾”小娘子与承恩侯府顾家的关系。

银九道:“主子,要不要去杜府请彤玉公主?”

杜氏摇头,若是前脚絮儿刚被带走,后脚她们便急慌慌地搬救兵,太后定然是越发生疑,眼下只能祈祷絮儿自己平安度过了。

第32章 花茶

顾言倾和荔儿侯在承禧殿外已经一炷香的时间了, 进去禀报的常嬷嬷还没有出来。

承禧殿外守门的宫女冷冷地看着顾言倾主仆二人,那毫不避讳的眼光好像是要剥开了两人的衣服,看个仔细一般。

荔儿面有愠怒, 只是想着此时不好节外生枝, 生生地忍了下来。

承禧殿外陆续走过的宫人,都不由好奇地看着这一对主仆二人, 顾言倾今个的襦裙虽清丽,但是到底不够富贵, 发髻上只插了一根羊脂白玉簪子, 宫人们难免低看两眼, 只当是不得宠的低份位的嫔妃,惹恼了太后娘娘,在这里罚站呢。

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 常嬷嬷终于缓缓地过来,笑道:“顾小娘子随我进去吧。”

两边的宫女却是拦住了荔儿,顾言倾对荔儿微微示意,让她在殿外头等着。

承禧殿内格外幽静, 有经年的花木的香味,越往里走,檀香的香味渐渐盖过了花木的气息, 隐约听见少女悦耳的嬉笑声,顾言倾有心想问常嬷嬷一句,殿中是否有谁家小娘子作陪,但是她刚喊一句:“常嬷嬷”, 常嬷嬷便回身笑道:“小娘子,到了!”

却是正殿左侧的一间厅房,外侍的小宫娥挑起了杏帘,常嬷嬷先进去,道:“娘娘,顾小娘子到了!”

只听一个略熟悉的声音淡道:“宣进来吧!”

顾言倾低着头迈着碎步,进了厅房,顾言倾对宫中并不陌生,她是承恩侯府的长房嫡女,如果没有那一次灾难,待她及笄之龄,大约也是宫中大小宴会的常客,受几句褒奖,在与侯府门第相当的勋贵联姻之时,或许能够得到太后或官家的赐婚以添几分荣耀。

这是赵国贵女普遍的人生经历,而现在顾言倾低着头跪在锦绣祥云纹的蒲团上,她听见自己略紧张的声音:“民女顾絮拜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她知道这是最粗俗不堪的一种拜见方式,承恩侯府的嫡女拜见的时候会说:“言倾给太后娘娘请安,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不过她现在是顾絮。

“太后,您让抬个头,萱儿想看看她长什么样儿。”

一个小娘子娇俏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她自称“萱儿”,顾言倾想到了刚才眼角瞥见一个着了烟霞色襦裙的小娘子,腰上是上好的蜀锦织就的遍花窣地腰上黄,别出心裁的在下部坠了一排小珍珠。

不过只匆匆一眼,顾言倾并没有看清这小娘子是谁家的。

只听上头尚不及六旬的沈太后笑道:“好好”,又对顾言倾道:“抬起头来。”

顾言倾抬了下巴,一眼便看见了坐在太后下手的魏家三娘,日光从窗柩里照进来,洒在她的半身上,腰上黄上的一排小珍珠耀的人晃不开眼睛。

魏家三娘也正笑吟吟地看着她,一双杏眸弯弯,只是莫名看得顾言倾心里突突的,那眼神像是在打量货物一般,只见魏凝萱对着太后笑道:“太后娘娘,您看,是不是个美人胚子?我听说一入汴京城,便有两户人家上门提亲呢。”

魏三娘竟毫不避讳地告诉太后,自己一早就摸清了她的底细。

太后“唔”了一声,“是长得颇为可人,听说沈溪石要纳你入府?”

顾言倾微垂了头,盯着自己的膝盖看,低声道:“民女不知,只是民女爹爹生前,不愿将民女许给他人为妾室,爹爹遗训,民女不敢不从。”

这是委婉地表示,她不会给沈溪石当妾室。

只听沈太后又问:“家中尚有何人在?做什么营生?”

“禀娘娘,民女原是家中独女,娘亲在民女三岁时便已去世,爹爹在五年前也去世了,所幸爹爹为人秉厚,留下的仆从皆忠良可依,暂且守着爹爹生前留下的一间绸缎庄为生。”

“听说你是蜀地人氏,为何会千里迢迢只身往汴京城来?”

“回娘娘,爹爹生前为民女定下了一门婚约,未婚夫婿入京赶考,多年未归,民女故此来汴京城中落,落脚。”顾言倾说的委婉,只说落脚,并没说是来寻找未婚夫婿。这一点女儿家的羞赧配上她适时微微红的脸颊,在沈太后的眼里倒一下子实了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