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觉得太女在薛夷光和天兴帝这种恩爱家庭中长大的孩子, 应该是向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太女早慧, 和自己弟弟于感情之事上不通不同, 太女在感情上很早就有了自己的认知。
她很清楚自己父亲母亲这样的感情在大魏是多么难得,父亲为了母亲不纳妃牺牲了很多,同样母亲为了弥补父亲在不能用后宫笼络朝臣的这个手段, 也牺牲了不少, 父亲和母亲为双方付出了很多,他们为了维护他们纯洁的感情真的付出了太多。
父亲和母亲的结合是一种幸运, 但是在大魏这种幸运太难得了, 太女并不觉得自己能够有这种幸运,能遇到一个如同父亲一样的丈夫。不, 应该说如果自己的丈夫如同天兴帝一样, 她也受不了。
父亲虽然给予了母亲极大的尊重,但是同样也是一个掌控欲极强的帝王,父亲的野心极大, 父亲想要缔造一个千古未有的盛世, 她同样也如此。她母亲并不是一个抗拒父亲掌控的人,也不是一个喜欢掌控别人的人, 她母亲性子温和, 如不是为了家国天下, 她母亲甚至是一个不喜欢争斗的人。
人人都说她弟弟的性子太过腼腆, 沉默少言, 说这性子既不像父亲也不像母亲, 但是他们都清楚, 她弟弟的性子更像自己的母亲, 他们都能静下心来研究自己的喜好,能够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目的明确。
当然,她弟弟比母亲更直白些,更沉迷于各种研究,也更不通人情世故一些。
她掌控欲强,如果再遇到一个掌控欲极强的丈夫,估计不用别的,她们两个就先斗个不死不休了。所以太女是绝对不会按照自己父亲的性子给自己找丈夫的。
在大魏这样一个一夫一妻多妾制的社会中,她身为太女,控制着丈夫只忠诚于自己,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想要相濡以沫的生活,却不容易,这天下哪有那么多美好的爱情,不过是人幻想出来的,她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父亲母亲那么幸运。
不过太女从始至终是掌权者,她的思想和普通的少女并不一样,她和大部分的君王掌权者一样,不认为爱情是必不可缺的,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也会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就是她的父亲,如果不是因为从小和自己的母亲感情深厚,也不会真的动心。
对于君王来说,动心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他们手中有太多,金钱,珠宝,权力,欲望,甚至是美人,也不过是唾手可得,不说别的,自从她十五岁之后,给她送礼的就有不少十分漂亮的美人了,不只是男子,女子也是有的。
男子中长得清丽婉约的,英俊潇洒,威武霸气的都有,女子也是如此,这些人无非就是在试探她的喜好,大部分都被她退了回去,只是留下几个当作生活无聊时的调味剂而已,当然她洁身自好,不过是听这些人谈谈曲,舞舞剑,跳跳舞,再多的也就没有了。
她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如父亲一样遇到母亲那样的伴侣,但她无疑是向往的。但同时她更多的是理智尚存,就算有爱情,她也不会因为爱情冲昏了理智。
太女很清楚,在婚姻前面更重要的是自己身为储君的责任,她的父亲母亲在她身上花了太多的心血,她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父母,更要对得起天下百姓的供养。
太女选夫一事要比和胡族和亲一事在大魏震荡地更厉害,胡族公主和亲,已经从宗室中选择了合适的宗室子弟,是一个郡王的世子,配胡族公主也算是身份相当。
若是太子选妃,身为皇后,薛夷光举办赏花宴遍邀京中贵女是很正常的,但是如今要邀请的是男子,薛夷光只能将此事交给天兴帝去操办。天兴帝就是事情再忙,这给女儿选丈夫也是要抽出空来的。
太子妃人人争先恐后,但是太女夫很多好人家的儿郎都是不愿意的,因为有能力的男子都怕自己被束缚在后宫之中不能施展才学,一展自己的抱负,但是对于太女来说,这些人都是在杞人忧天,她和天兴帝一样,心胸宽广,如果自己的丈夫真有自己母亲一样的才学,她绝不会束缚丈夫。
只是,如果两人没有真心,她不会像父亲一样对母亲如此信任,但是最基本的君臣关系却是可以保持的。
用薛夷光的话来说,大魏的男子大部分都是有大男子主义的,其实就是之前的天兴帝也有些大男子主义,只不过天兴帝更容易转变自己的思想,能够体谅薛夷光,对薛夷光宽容,时至今日,天兴帝身上的大男子主义已经没有了,这点在他愿意立女儿为储君就可以看出来。
太女身为储君,自然接受不了一个强横□□有大男子主义的丈夫,她在选择丈夫上有着自己的考虑。
所以天兴帝主持的广诏京中高门子弟进宫参加文武宴时,太女也在一旁,她看着面前这些舞刀弄枪或是吟诗作赋的男子其实兴致并不高,不说别的,这枪耍得还没有她表兄如今的安国公世子好,这吟诗作赋的水平也没有她手下的那些谋士强,当真是让她提不起半点兴趣。
这些愿意在宴会上卖弄的子弟,大部分都是不被家族选中的继承人,没有人愿意拿家族的继承人去赌太女和天兴帝的态度。
所以这些愿意在宫宴上卖弄的子弟都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安国公府和英国公府因为薛夷光拒绝三代以内血亲成亲的原因,所以都没有参与进这次的文武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