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全力相助(1 / 2)

烈明 睿士 1763 字 6小时前

杨嗣昌还未出京,京师朝堂之上却已经有了动荡。一切源于熊文灿与左良玉的一败再败,河南巡抚李仙风也调集豫军增援,与熊、左二人合兵一处,没想到却是三战三败,一时间湖北风声鹤唳,就连襄阳也是一日数惊。为此,崇祯不得不催促杨嗣昌尽快出京指挥剿贼大军平乱。

此时,洪承畴已经入京,即刻被拜为蓟辽总督、兼管宣大兵事,总理对关外满清作战。崇祯皇帝对其也是满怀希望,命其统帅大同总兵唐通所部出关,与山海关马科、宁远吴三桂两部会师,驻扎锦州一线。而后,新调任的宣府总兵杨国柱、蓟州总兵白广恩、前廷卫总兵王廷臣、玉田总兵曹变蛟、密云总兵姚勋等各路兵马将先后抵达辽东,以为后援。而原辽东总兵吴襄被就地免职,解往京师言其冒领军功之罪。

吴襄的被免职,也是杨嗣昌一党对于吴三桂和高启潜背叛的一种报复。

还有当日曾经在朝堂上公开对抗杨嗣昌的杨廷麟以及兵部郎中赵光抃、黄道周等人都遭到了贬谪,这也是杨嗣昌秋后算账的一种表现。折腾到六月初,总算将一切敢于反对的声音压了下去,杨嗣昌这才统帅新招募的一万士卒以及京营的两万军队誓师出征,加上沿途汇集而来的北直隶各部兵马,以及征调的山东刘泽清所部,总兵力达到六万余人,声势身为浩大。

但卢象昇和朱平安都知道,这六万人马的战力较之从前的宣大所部,可是差了许多。其中也只有原宣大也就是卢象昇的天雄军旧部蒋允仪、周仕凤、许成名三人统帅的六千人马属于真正的精锐,其余的战力都稀松平常,刘泽清虽有勇名,却是外强中干,出了名的势头不对抽身便撤。

卢象昇忍不住连连叹息,杨嗣昌睚眦必报的秉性依然如此,只怕蒋允仪、周仕凤、许成名三人和所部将士也逃脱不了炮灰的命运,只可惜当年骁勇震动天下的三府子弟兵天雄军从此要全军覆没了。

而作为卢象昇的亲兵队正,杨德凯尽管也是从四品的武官,但兵部却始终没有给一个官位,只能是蹉跎岁月。卢象昇返乡在即,便将杨德凯和他麾下的百余名亲兵托付给了朱平安。

还有杨廷麟,听闻他被贬至江西,卢象昇的更是大为忧虑。他深知杨廷麟是个宁折不弯的脾气,此次因为自己受了牵连,被贬谪到蛮荒之地任职,再想复起恐怕至少也是一两年之后的事情。而太子东宫一系的人马却在这次的事情中,奇怪的保持了沉默,仿佛打算对杨廷麟的离京不闻不问。

卢象昇很是纳闷,特意找到杨廷麟询问。但杨廷麟却是一个字也没有透露。

于是,卢象昇为了杨廷麟只能求助于朱平安,希望他能上疏恳求皇帝,将杨廷麟带到山东去,总算离京师近一点,也免得与家人千里相隔。

朱平安自然是求之不得,这杨廷麟虽然喜好跟自己作对,但却实打实是个实干型的人才,见识和能力都是一等一的,如果按照历史贬谪到江西,那恐怕将来还是逃不脱一个兵败殉国的命运,倒不如现在便牢牢的抓在手心里,也能趁势和卢象昇保持密切的联系。

朱平安思来想去,这件事情,求周奎和周延儒都是不行的,这两人一个只知赚钱,一个是即将复起的阁老,眼见着就要大展拳脚,未必肯再和之前一样礼贤下士。倒不如直接去找王承恩,反正这是皇帝的命令,一切以办好山东的差使为要务,有需要便去找王承恩,由他负责解决。

事情异乎寻常的顺利,王承恩一口答应下来。“没问题,那杨廷麟既是朱大人相中的,自然是没错的,更何况,他之前还曾为大人出头,大人有所表示也是应该的!”

这一句话却让朱平安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这杨廷麟从和自己结识的那一天开始,便对自己横竖看不顺眼,怎么却为自己出头,这话从何说起。

王承恩慢条斯理的放下茶杯,“哦,是这么一回事。杨廷麟因为大人的事情,前一段日子和太子殿下起了争执,其中的恩怨咱家自不必说,大人应该是能想到的。杨廷麟却是坚持认为大人文武全才,将来必有作为,因此劝太子殿下……!”

王承恩冲着朱平安眨眨眼睛,“朱大人明白咱家的意思吧?”

朱平安如何能不明白。心中不禁一阵暖意浮现。这杨廷麟虽说见了面便与自己抬杠,但此人却是对自己颇为了解,想不到居然为了自己和太子的这些事情,竟然站到自己一边开口谏言,想来被贬谪之后,东宫一系人马偃旗息鼓便是为了这个原因。看来,这杨廷麟倒是真不枉自己如此看重,付出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还有那朱慈烺,现在看来,至少便是没有这帝王的胸怀,珠玉在前,竟然视而不见,还为了个人的原因将其拒之门外,这样的储君能有什么作为!

王承恩继续说道:“除了这杨廷麟,咱家还替朱大人做了一回主。另有一个人,咱家也打算派到山东去,大人不妨酌情使用。”